当前位置:首页> 保险溯源 >保险资管时隔四年添新丁 “9+1”格局被打破

保险资管时隔四年添新丁 “9+1”格局被打破

2022-02-26 04:34:45

四年后,,发放了新的资产管理公司许可证。

,这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1”的市场格局正式被打破,而中小保险公司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人生入围

  拿到牌照的生命资产管理公司总部设于深圳,发起股东为生命人寿和生命人寿大股东深圳市国利投资发展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第11张保险资管牌照花落“生命人寿”,业内人士言之“意料之内”,因为多年以来,其一直扮演着中小保险公司“领头羊”的角色。

  梳理险资入市历程后不难发现,生命人寿是中小保险公司中最早申请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也是最早获批委托开展股票投资业务和委托开展外汇资金境外投资的中小保险公司。而对于生命人寿而言,资产管理这盏“绿灯”的亮起,意味着中小保险公司今后入市将不用“借船渡江”,影响及意义不言而喻。

  此前,保险资产管理一直维持着“9+1”格局。即国寿、平安、人保、太保、华泰、中再、新华、泰康、太平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美国友邦保险设立的外资保险资产管理中心。

  然而,自2006年太平资产管理公司获批成立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牌照批复便停滞不前。因为按照2005年底颁布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至少有一家股东或者发起人为保险公司或者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该公司应满足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总资产不低于50亿元,其中保险控股(集团)公司和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等要求。

  正是这些要求将中小保险公司拦在了门外,中小保险公司只能采取委托投资方式进入股市,即取得委托投资股票资格后,将资金委托给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一家来运作。“借船渡江”的入市策略,在当时看来亦是合情之举,“当时很多中小保险公司成立没多久,投资经验、人才、制度都不完善,出于资金运作安全考虑,监管部门采取委托入市的策略是明智的。”业内人士表示。

  别忘了扩张背后的风险

  不过,随着这几年中小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壮大,经验、人才、制度的日臻完善,出于对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等考虑,中小保险公司欲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呼声此起彼伏。为此,中小保险公司考虑过抱团取暖。2007年,由华安保险发起,多家中小保险公司拟联手组建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但这一方案终未成形。

  直到2009年4月,、《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和《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标准》等文件,中小保险公司才获得了直投股市的“准入证”,即只要符合“设有独立的资产管理和信用评估部门、股票投资专职人员不少于12人”等软硬件指标,保险公司就可直接投资股票,而不用再借力于委托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保险公司设立公司治理完善、股权结构合理、市场化运作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进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建设,。

  在这样的利好背景下,业内人士预计,自生命人寿之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队伍将不断扩容。不过,一旦可以自己操盘,有着一定民营背景的中小保险公司是否会走上激进之路,这也是市场人士所担忧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