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保险溯源 >超额收益从哪里来?

超额收益从哪里来?

2025-11-16 11:24:15

前不久和朋友通话,说到做生意的问题。朋友希望能够买下一个「店面」,并认为这能够构建一种做生意的优势。

理由很简单:如果想要经营一个小生意,固定的场所,可以吸引固定的客人。这有助于生意平稳运营下去。

这个理由很好,想法很好,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有谁不知道?

答案显而易见。每个人不需要许多思考,就能想到这一点。只不过一些人没有办法做到。但他们之所以没办法做到,并非来自于某种认知的壁垒,经验的不足,而是来自于缺少金钱。换个角度来表达就是:

这种优势,是用金钱就能抹平的。

这背后的根源,在于资本天然的逐利性。

那么,资本收益率,在不考虑任何附加优势的情况下,等于多少?

这是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安全的收益。由于印钞权与征税权的存在,作为借款人的国家,无法还债的几率微乎其微。也就是说,这100万元,如果用来购买国债,每年可以稳定收入30000元。

如果愿意多做一些调查工作,那么在得到充足的抵押担保之后,一些民间融资行为,无风险收益可以提高到6%。但这基本上就是上限了,一旦超过国债收益的2倍,很难会有稳健经营的企业主,愿意进行借贷。

也就是说,100万元,每年的无风险收益的上限,在6万元左右。

这10万元,可以看做6万元的无风险资本收益+4万元的个人工资。

他随便找个工作,应该都能赚到这4万元的收入,并且还不需要承担经营不善的风险。

如果市面上存在着这样一种无风险收益,大于10%。比如用100万元购买一家商铺,每年能够无风险回报10万元。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这一投资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价格飙升,并长期稳定在6%以下的水平(大约售价会在170万以上)。这一点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一种投资品种,承诺的无风险收益超过10%,就需要小心了。骗局的几率会大一些,捡漏的几率会小一些。

在这里,让我们引用一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生意中投入100万元,每年可以赚得30万元。那么一定有什么「无形资产」,没有被记录在他的资产负债表中。

这种无形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规模优势、先发优势、技能熟练度,以及对行业本身的整体性认知。又或者其管理能力、知识储备,乃至个人品德,生活习惯等等。

总而言之,这些无形资产,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它们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商业壁垒,能够让一位生意人,获得稳定的超额回报。

而如果一个人,在生意中投入100万元,每年只能赚得1万元。那么,也一定有什么「无形负债」,没有被记录在他的资产负债表中。

这种无形负债,包括个人品质的懒惰,对经济本身的无知,以及缺少最基本的经验。

之前在杭州的时候,有短暂接触过电商这一行业。

杭州电商工厂林立,看似简陋的工作环境,不乏淘宝大卖家。有次一个卖家朋友和我聊起某服装电商的亏损。第一年亏损百万,第二年亏损更多,第三年达到了千万的量级。

这些亏损,有一部分是用来烧直通车,另外一部分则是卖不出去的库存。

该服装电商虽然资金充裕,但同时也是曾经从未接触过电商行业的「新人」。并天真的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就能够带来满意的利润。

假设其总计投资5000万,总计亏损4000万。那么其没有认知到的无形负债,已经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

不只是这位巨额亏损的服装电商。很多做电商的商家,都走入到了这个误区:

这种简单的加减法,很容易就让其得出这样的判断:只要投入更多,利润也就更多。

他们忽视了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一旦通过简单的资本投入,就能够带来丰厚的稳定回报,那么资本就会蜂拥而至。将所有超额收益抹平。并在这种竞争之中,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资本回报率——很难超过6%。

他们认为第三年投入200万元,应该至少能赚得500万元。但这个时候,资本必然会涌入,同时更有能力与经验的人才,通过其敏锐的嗅觉,也紧随其后。他投入的200万元,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发生亏损——如果他的优势,只有资本的话,那么总有贪婪的资本,比起更有优势。

第四年,为了挽回亏损,他投入300万元,以此来和其他商家竞争。但亏损仍在继续。

并最终,亏光其曾经所有利润,以负债收场。

这也正是许多大商家的真实经历。

当更多人认知到这一行业的时候,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竞争,并最终将所有超额回报抹平。然后回到一个相对公允的人工价格。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的收入多少,只取决于其工作时间的长短。

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多收入,无论经商,还是个人职业的发展,有两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他是否能够看到自己真正的优势所在?也即某种「无形资产」。

他是否能够看到自己的劣势所在?也即某种「无形负债」。

只有在其优势地位明显且可持续的时候,他在经营时的资本投入,才可能持续获得丰厚的资本回报;又或者在其职业生涯之中,始终获得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的收入。

资产的本质,是其在现在以及未来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而非在过去创造过什么价值。

可今天的「钱」,早就已经不再是黄金。

甚至很快,它连纸币都不再是了。

一个人可以用他创造的价值,交换到这个世界上多少他人创造的价值?

不断巩固其无形资产,不断减少其无形负债,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至少在赚钱这件事上,他就能确保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并更早一些收获财务上的成功,获得稳健的超额收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