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险种知识 >26岁姑娘回老家前突发意外!癫痫、抽搐、失去意识……还好这个"神器"帮了大忙

26岁姑娘回老家前突发意外!癫痫、抽搐、失去意识……还好这个"神器"帮了大忙

2022-04-07 23:31:03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1000亿个神经元、上万亿的突触连接形成迷宫一般的神经网络,操控着人的喜怒哀乐,指挥着人体各器官的活动。在这个部位做手术,既要切除病灶,又要保护神经功能,一不小心“误伤”神经,就可能影响患者今后的语言、运动等功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神经外科手术常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26岁的晓云(化名)因为先天性血管畸形,引发脑出血和癫痫,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异常的血管。而这团血管恰好位于左侧顶叶,临近运动中枢,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右侧肢体功能受损。晓云犹豫了,她担心自己做完手术后会偏瘫,再也没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石键副主任医师告诉她,有一个“秘密武器”,能分清病灶和正常组织,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这个“武器”就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图中红框内为患者畸形血管巢


大脑功能区有一团“乱糟糟”的血管

26岁姑娘突然四肢抽搐失去意识


晓云是个东北姑娘,在杭州做文员。春节前,她打算买机票回老家过年,没想到意外发生了。身体一向很好的晓云突发癫痫,四肢抽搐,意识全无,被送到浙医二院急诊。


检查结果显示,造成癫痫的原因是脑出血,而脑出血竟是由先天性血管畸形引起的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石键副主任医师解释说,在晓云的左侧顶叶,有一团歪歪扭扭的血管,动脉和静脉发生“短路”,形成畸形血管巢,此时,静脉的压力增高,形成异常粗大的回流静脉,压力的改变和血流的冲击促使畸形血管槽生长、变大,同时刺激周围脑组织,发生癫痫。此外,随着血流冲击,还会发生血管破裂,形成脑出血。


“罪魁祸首”找到了,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怎么拆除这个“定时炸弹”?石键介绍,治疗血管畸形,通常有两种方法,血管内栓塞和开颅手术摘除。这两种方法对于晓云来说都有一定风险。


“由于畸形血管埋在脑内深处,如果采用血管内栓塞的方法,可能没法根除病灶,这就意味着癫痫可能继续发作,而万一堵塞不完全,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但病灶同时位于大脑功能区,临近运动中枢,切得多了,可能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石键说。


经过评估,专家认为开颅手术清除畸形血管更适合晓云,但晓云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非常担心。


专家们决定在术中实施神经电生理监测,帮助主刀医生辨清“敌我”,实时评估神经功能,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


麻醉医生的“秘密武器”

全程监测避免“误伤”神经


所谓“神经电生理监测”,就是利用电极针发出的电波,通过波形来区分病灶和周围其他组织,一旦触碰到“禁区”,波形就会发生变化,主刀医生就需要对切除部位进行调整,避开“禁区”,从而保护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提高手术质量。


2月27日,晓云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在她的头皮上插了2根电极针,四肢的肌肉上则插了8根。手术进行了2个小时,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全程“监控”下顺利完成,没有触碰功能区。术后,晓云的语言、运动功能都没有受到影响,今天就可以出院了。


实施神经电生理监测时头皮上的电极针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浙医二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由麻醉手术部实施,经过7年的努力,已有近30名医生掌握该技术,不仅运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还在脊柱矫形、甲状腺瘤等手术中发挥作用,上千名患者获益。


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表示,手术是一种充满风险的疾病治疗手段,对神经系统有造成损害的潜在可能,面对密集的神经网络,饶是经验再丰富的医生有时也难以辨清“敌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就成了医生的“武器”。



“麻醉科医生是患者围术期的‘生命守护神’,对患者术中的各种生命体征及用药情况最为了解,对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由麻醉科医生实施术中神经监测,及时发现术中电生理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判断及与手术医师沟通、处理。”


严敏介绍说,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优势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可以尽早地发现和辨明由于手术造成的神经损害,并迅速纠正损害的原因,避免永久性的神经损伤;二是协助手术医师鉴别不明确的组织,特别是那些穿过或围绕在组织或肿瘤上的神经纤维;三是协助手术医师鉴别神经受损部位、节段,并检查受损的神经或神经束是否还有功能,提高手术质量;四是帮助了解麻醉深度及在心理上给病人和家属一种安全感,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有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你可能会感兴趣:


被针刺破差点没命,还有人被虾扎了面临截肢……这种伤口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凯特王妃又怀了个女儿?外国人也有判断性别的“神招”


这些“好”习惯真的很伤身!第一个就可能致癌


记者:梁婧娴 通讯员:方序 鲁青 于水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陈雨笛

友情链接